什么是校训 ? 《辞海》的解释是:“学校为训育之便利,选若干德育条目制成匾额,悬见于校中公见之地,是为校训。其目的在于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。”
华东师范大学陈桂生教授认为,校训:“是学校规定的对学生有指导意义的词语”,同时“校训即是学校着意建树的特有精神的表征”。
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《开展大学文化研究,推进大学文化建设,是一项具有基础性、战略性、前瞻性的工作》的讲话中指出:“所谓校训,不过是一个大学对其文化传统、文化精神的理性抽象和认同;不同的传统、精神,不同的校训、校风,是大学展示的‘文化名片’,大学绵延的‘文化基因’,是它构成了学生思想和行为的不同‘文化模式’。”
尽管中国古代早有岳麓书院、白鹿洞书院等著名的四大书院,也有形式上的学规如 “忠孝廉节”,但是没有明确出现“校训”的先例。中国大学校训是伴随着近代教育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,19世纪末 20 世纪初,随着东吴大学、燕京大学、辅仁大学、震旦大学等一批教会大学的建立,校训开始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项内容;而“校训”二字名称则是从日本引进的。
中国近代大学校训的名称虽源于国外校训,但内容、形式和精神实质并不拘泥于国外校训,它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,许多大学校训源自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典籍中的格言。中国大学的校训,是在持续发展的办学实践和文化传承中不断提炼和凝结而形成的,既继承传统又体现时代特色,形成一股无形但却强大的精神力量,且在不同历史时期,其内涵是不断与时俱进的。
山东农业大学作为百年老校,植根于齐鲁文化沃土,广泛汲取泰山文化和齐鲁文化的精髓,前人的奋斗和历史的积淀形成了我校独特的精神面貌,而“登高必自”的校训则成为我们的精神财富和动力源泉。
“登高必自”为泰山登山起点孔子登临处石坊前碑刻(明嘉靖39年济南府同知翟涛题),语出《中庸》“登高必自卑,行远必自迩”,意思是登高一定从低的地方开始,远行一定从近的地方起步。“登高必自”昭示人们干事创业既要有“登高”的目标,志存高远,敢想敢干,又要从“自卑”处开始,脚踏实地,循序渐进。集中体现了努力攀登、坚韧不拔的泰山精神,勤劳勇敢、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和山东人民质朴务实、埋头苦干的实干精神。一个世纪以来,几代农大人以“登高必自”自励,含辛茹苦,上下求索,奋勇拼搏,使学校从一所单科性农林院校发展成为以农业科学为优势、生命科学为特色,涵盖农、理、工、医、经、管、文、法八大学科门类,具有相当规模和较高学术水平的多科性大学。“登高必自”的校训是百年农大发展历程、办学特色、学校精神的高度浓缩。
大学校训是一所大学高度抽象的价值追求和品格特征。它在大学精神文化建设中发挥独特而巨大的作用。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校训教育,加大宣传力度,让校训精神传遍学校的每个角落,让历久弥新而又与时俱进的校训成为规范师生的标尺。
一是要把校训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。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 (如形势政策课、党团课等) 强化校训教育,特别是要将它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;要全面诠释和解读校训的提出背景、典故、内涵外延等,通过报纸、网络和广播等载体进行全方位教育和宣传;要使教育引导和环境熏陶双管齐下,在进行显性教育的同时,通过多种途径开展隐性教育,让校训教育融入校园生活,内化为师生的自觉行动。
二是加强校园环境建设,以无处不在的校训宣传浸润师生的心灵,把校训精神融入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中。使学校师生在校园中能随时随地感受到校训的魅力。
三是要精心培育校训精神。一个优秀的校训确立后,不能仅限于悬挂标语或下发文件,更需要学校把校训精神融入发展战略中,在政策制定与科学发展过程中充分体现校训精神,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注重弘扬校训精神,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强化校训教育,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领会校训的精髓,进而强化师生的校训理念。校长和书记是学校校训教育的领路人,更要以身作则,使校训成为凝聚师生奋发向上的强大动力。
四是围绕校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,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深受校训精神的感染和熏陶。一是让丰富多彩的校训载体成为师生生活的一部分。要以校训体现的价值和理念为核心,以丰富师生精神生活为目标,以形式多样的校园文体活动为载体,精心打造校园文化精品,营造和谐人文氛围,让全校师生浸润在有声有色而又主题鲜明的校园文化中,做到“润物细无声”。如给新生和毕业生发放“校训T恤”,开展以校训为主题的演讲比赛、知识竞赛等。
大学校训作为大学提出的育人与发展的一种戒训,它反映着大学的办学宗旨、指导思想及管理原则,应该渗透、浸湮于大学的日常组织行为之中,并需要借助一定的机制才能得以体现。当师生在校风熏陶下自觉遵循与弘扬校训精神时,最终将演绎为代表学校最高境界与追求的‘学校精神’,而校训精神的坚守与践行则更为重要, 她需要全体大学人的精心呵护与身体力行。
(本文校训部分的释义来源于机关党委网站)